恶劣天气是半门式起重机作业的主要安全风险源,强风、暴雨、高温、极寒等环境不仅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更可能引发结构损伤或安全事故。其应对需紧密结合半门式起重机单侧支撑、大车沿轨道运行的结构特性,在 “提前预警 - 设备防护 - 操作管控 - 灾后检查” 的逻辑下形成场景化方案,目前已构建覆盖多行业的成熟应对体系。

大风天气的应对核心是 “防风抗滑”,需分级落实管控措施。根据行业规范,6 级及以上大风(风速≥10.8m/s)时必须立即停止户外作业,操作员需按流程完成停机操作:先卸载吊具上的所有载荷,将吊钩升至靠近上限位位置,小车开至主梁端部的安全区域,再通过夹轨器锁紧大车行走机构,必要时增设风缆绳加固单侧支腿。南通港 40 吨半门式起重机在台风预警期间,还会启动风速传感器与电气系统的联锁装置,当风速突然超过阈值时,设备自动切断运行回路并触发紧急制动。对于跨度超过 20 米的大型设备,单侧支腿底部需铺垫钢板增大接地面积,某钢结构厂房 30 吨设备曾通过此措施,在 7 级阵风天气中避免了支腿打滑偏移。
暴雨与雷电天气的应对重点是 “电气防护与防涝”。作业前需检查电气系统的防雨密封性,电机、控制柜等关键部件加装防水罩,电缆接头处缠绕防水胶带。某建材仓库 5 吨半门式起重机在雨季来临前,维保人员会将驾驶室底部的排水孔清理通畅,避免雨水积聚渗入控制电路。遇雷雨天气必须立即停运,将设备停靠在地势较高处,断开总电源并启用防雷接地装置 —— 港口设备的防雷接地电阻通常控制在 4Ω 以下,确保雷电电流能快速导入大地。暴雨过后需重点检查轨道积水情况,用抽水机排空积水后再测试大车运行,某汽车零部件厂曾因未清理轨道积水,导致小车车轮打滑引发碰撞事故。
高温与低温天气的应对聚焦 “机械部件防护”,需针对性调节设备状态。高温环境下,液压系统需更换耐高温液压油(通常耐受 60℃以上),电机加装强制散热风扇,冶金车间 20 吨半门式起重机还会在主梁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当环境温度超过 40℃时自动启动间歇作业模式,避免部件过热。极寒天气则需强化启动与润滑保护,某北方矿山 10 吨设备采用油道管路加热装置与发动机机油加热器,确保 - 30℃环境下能正常启动;同时更换低温抗冻润滑脂,防止支腿轴承因油脂凝固卡滞,每日作业前需空载运行 10 分钟预热设备。
灾后恢复与检查是保障后续作业安全的关键环节。恶劣天气结束后,必须由专业人员开展全面检查:大风过后重点核查夹轨器磨损、支腿基础沉降及主梁变形情况;暴雨后检测电气元件绝缘性能,用万用表测试控制柜线路绝缘电阻;高低温过后检查液压管路有无渗漏、轮胎或履带有无开裂。某港口 25 吨设备在台风过后,通过空载试运行测试起升、运行机构的同步性,确认所有安全装置灵敏后才恢复作业。对于存在隐患的设备,需立即停机检修,严禁冒险运行。
从实际应用可见,恶劣天气应对的核心逻辑是 “因地制宜、防患未然”:大风天气靠刚性防护与联锁控制,雨雪天气重电气密封与排水,极端温度强润滑与预热,通过提前预警、精准防护、科学检查的闭环管理,筑牢半门式起重机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