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大车 / 小车行程限位器是保障设备沿轨道安全运行的核心装置,通过限制移动范围防止脱轨、碰撞等事故。以下从功能原理、法规要求到维护要点展开说明,帮助操作人员掌握关键技能。
一、核心功能与类型解析
行程限位器的核心作用是在大车或小车接近轨道末端时自动切断动力源,预留安全制动距离。主流类型包括:
挡块式限位器:通过安装在轨道末端的金属挡块触发限位开关,结构简单但精度有限,需配合缓冲器使用。
旋转限位开关:通过齿轮与车轮轴连接,当车轮转动至设定圈数时触发断电,适用于长距离轨道,但需定期校准防止偏移。
激光测距限位器:利用激光传感器实时监测与轨道末端的距离,精度可达毫米级,可提前触发减速和停车信号,尤其适合高速运行场景。
二、法规要求与双限位配置
根据《TSG 51-2023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龙门吊每个运行方向必须装设行程限位器。当运行速度大于 100m/min 时,需配置两级限位:第一级触发减速信号,第二级自动断电停车。新出厂或在用设备需安装两种不同形式的限位器(如挡块式 + 激光测距),除非已配备高精度传动式限位器。例如,汕梅高速项目采用红外线防撞式与触碰式双限位,结合 “双夹轨” 系统,显著降低了脱轨风险。
三、操作与维护要点
日常检查
启动前需确认挡块无变形、限位开关触点清洁无氧化,激光传感器镜头无污渍。
空载试运行时测试限位功能:大车 / 小车运行至限位点应自动停止,与轨道末端保留至少 1 米安全距离。
精确设置与校准
挡块式限位器需根据轨道长度调整安装位置,确保触发时设备仍有足够制动距离。激光测距限位器需按实际工况设定减速和停车阈值,例如在 15 米处预警、5 米处停车。
每月用标准量具检查轨道轨距偏差是否小于 6mm,纵向坡度是否超过 1‰。
故障排查与维护
常见故障包括限位开关触点粘连、激光传感器信号干扰。例如,若挡块碰撞后触点未动作,需检查开关位置是否偏移或连接线是否松动。
电气系统需重点检查线路绝缘,防止因潮湿导致信号中断。机械部件如齿轮、弹簧需定期润滑,避免卡滞。
四、风险规避与应急处理
禁止依赖单一保护:即使配备双限位,操作人员仍需主动控制运行速度,避免频繁触发限位器。
突发情况应对:若限位器失效,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切断总电源,并通过手动方式将设备移至安全区域。轨道末端需设置止轮器,防止设备冲出轨外。
极端天气防护:风力超过 6 级时,需锁紧夹轨器并锚定设备,防止大风推动设备触发限位器。
五、长效管理与合规性
定期校验:按 TSG Q7015-2016 要求每月进行功能测试,每年由专业机构校准激光测距限位器的精度。
记录与培训:建立维护档案,记录限位器的检查、维修及测试结果。操作人员需接受专项培训,熟悉不同类型限位器的工作原理和应急处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