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的制动系统依赖盘式制动器与失电制动的协同工作,构建起常规制动与应急防护的双重安全屏障。这两种装置通过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的精准配合,确保设备在运行、停车及突发状况下的制动可靠性,是重载作业安全的核心保障。
盘式制动器作为主要制动执行机构,采用钳盘式结构实现高效制动。其核心组件包括通风式制动盘、耐磨摩擦片和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制动盘多采用灰铸铁材质,部分添加镍、铬合金增强耐磨性,表面经高碳化处理提升硬度。通风式设计通过径向通风槽利用离心力形成空气对流,可减少 20%-30% 的温度上升,有效缓解热衰退现象。工作时,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推动制动钳内的活塞,使摩擦片夹紧旋转的制动盘,通过摩擦力转化动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矩形密封圈嵌入制动钳油缸槽内,在制动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当摩擦片磨损导致间隙增大时,活塞会克服密封圈摩擦阻力前移补偿间隙,实现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确保制动力稳定。这种制动方式响应迅速,气动驱动的制动反应时间可控制在 0.3 秒以内,适用于大车、小车运行机构及起升机构的常规制动需求。
失电制动作为应急安全装置,采用电磁控制的常闭设计实现断电保护。其结构由磁轭、弹簧、衔铁和制动盘组成,通过联结板固定在电机端盖,轴套与传动轴刚性连接。正常工作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吸力吸合衔铁,压缩弹簧使制动盘释放,传动轴自由旋转;当电源中断或发生故障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推动衔铁与制动盘紧密贴合,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矩阻止轴系转动。安装时需保证制动盘端面与电机轴的垂直度公差不低于 8 级,通过气隙调整螺钉精确控制制动间隙,确保制动响应的及时性与可靠性。这种设计在突发断电时能立即生效,防止重物坠落或设备滑行,是保障作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两种制动装置通过控制逻辑形成协同防护机制。常规运行时,盘式制动器承担调速、停车等常规制动任务,通过压力调节实现制动力的平滑控制;失电制动处于待命状态,仅在检测到电源中断、过载或紧急停止信号时快速动作。控制回路设计电气联锁,确保盘式制动器失效或断电时,失电制动能无缝切换至工作状态。气动盘式制动器工作气压通常维持在 0.4-0.8MPa,失电制动的弹簧力则根据负载需求精确设定,两者制动力矩需匹配设备额定载荷要求。
维护规范需针对两种装置的特性制定差异化方案。盘式制动器需定期检查摩擦片磨损量、制动盘平面度及液压 / 气压管路密封性,确保制动间隙在自动补偿范围内;失电制动则需每月检测弹簧弹力、衔铁吸合性能及气隙均匀性,通过塞尺校准确保各处间隙一致。制动盘表面油污需及时清理,摩擦片磨损超标时应同步更换以保证制动力均衡。通过日常维护与定期校准,可确保整套制动体系始终处于可靠工作状态,为龙门吊重载作业提供持续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