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与压浆是移动模架预应力施工的核心工序,直接决定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以下为具体操作要点:
1. 张拉前准备与设备校验
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值的 90% 且弹性模量达标,同时完成孔道清理与锚垫板表面处理。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压力表)需配套校验,校验周期不超过 1 个月或 200 次张拉作业,校正系数≤1.05。千斤顶与压力表需同步标定,确保张拉力与油表读数线性关系精准,校验记录需存档备查。
2. 张拉工艺与质量控制
张拉严格遵循 “对称、分级、同步” 原则:先腹板束后顶板束,先长束后短束,两端同步操作。采用双控法(张拉力 + 伸长量),实际伸长量与理论值偏差控制在 ±6% 以内,夹片回缩量≤6mm。张拉分三级进行:0→10%σcon(初应力)→100%σcon(持荷 5 分钟)→锚固,过程中实时监测梁体变形,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排查。
3. 压浆材料与工艺实施
压浆材料采用专用压浆料,水胶比≤0.33,24h 自由泌水率为 0,3h 微膨胀率 0-2%。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先抽真空至 - 0.06~-0.08MPa,再以 0.5-0.7MPa 压力压浆,直至出浆口流出稠度一致的浆体,保持 0.5MPa 压力 3 分钟以上。压浆顺序遵循 “先下后上、先曲线后直线”,同一管道需连续完成,从搅拌到压入时间≤40 分钟。
4. 特殊工况应对措施
冬季施工时,浆体温度需控制在 5-30℃,梁体及环境温度≥5℃,必要时采用蒸汽养护或添加防冻剂。大跨径或曲线孔道需增加排气孔,确保压浆密实。张拉完成后 48 小时内必须压浆,防止预应力筋锈蚀。
5. 质量验收与安全管理
建立 “三检” 制度:班组自检张拉记录与压浆密实度,技术员复检伸长量偏差与浆体强度,监理终检锚具密封性与孔道饱满度。重点核查张拉同步性、压浆压力曲线及试块强度报告,形成完整验收记录。张拉区域设置警戒区,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压浆时严禁正对出浆口站立。
通过全流程精细化控制,可确保预应力体系有效传递应力,保障桥梁结构长期性能。施工中需严格执行规范要求,重点把控设备校验精度、张拉同步性及压浆密实度,为桥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